2月17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2年全市15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优Ⅲ水体比例达86.7%,同比上升13.3个百分点;5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优Ⅲ水体比例达92%,创历史最好水平。

水与空气、阳光一样,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保护不好水生态环境,就难以增进民生福祉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宿迁始终坚持水资源、水治理、水生态“三水”共治和“控源截污、标本兼治、点源治理、协同共治”多措并举,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擦亮宿迁“水韵名城”特色名片。


【资料图】

水环境治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涉及部门众多,且跨区域较为普遍,导致治理水污染时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对此,宿迁在率先推行河湖长制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区域联防联控。“我们牵头推进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落地实施,对跨行政区市级考核及补偿断面,按月监测水质,相关结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高质量考核评价。”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2022年6月16日—17日,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与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安徽省宿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动开展三市跨界河流水环境现场联合检查,查看跨界断面水质、污水处理厂及尾水湿地等点位,并开展骆马湖、黄河故道、濉河、汴河等跨界河湖污染联防共治,共享信息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

为压实属地治污主体责任,宿迁明确50个国省考断面县级断面达标负责人,明确履职要求,及时告知断面水质波动信息,督促断面巡查和流域性污染问题治理,切实以责任落实为抓手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质效。

此外,宿迁在中心城区率先开展工业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排查改造,排定22家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任务。针对部分氟化物排放超标工业园区,宿迁排查出16家涉氟化物排放企业,并逐家落实氟化物减排举措。自去年8月起全市国省考断面未再次出现氟化物超标问题。

已建成的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生态安全缓冲区,看起来更像是个湿地公园。“我们将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与湿地公园打造结合起来,集污水处理、生态修复、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在为百姓提供休闲游玩理想场所的同时,也为企业从根源解决水污染与用水问题。”宿迁市港城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当然,治理水污染的背后是如何更好地帮助污染水质的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为此,宿迁去年更加强调统筹兼顾,与精准发现、治理污染问题同步,围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制定更加合理且面向长期和全局的产业政策,大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记者了解到,宿迁率先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价值实现保障等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市,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围绕以水定业,宿迁以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掘黄河故道独特的生态优势,探索以园区为载体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布局“一廊两城九园九镇”产业空间格局;探索以重点镇为载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形成产业融合、优势互补、链条延伸、错位发展的新型产镇协同发展模式。

让江河湖泊更清澈,重现鱼虾游弋的场景,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今年我们紧盯污染治理,坚持系统防控,优化系列机制,以全面发力确保水生态环境治理多点突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增银说。(记者 高云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