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10月22日正式揭牌,到推进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人才团队建设、广泛开展战略合作,再到举办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创新发展国际论坛、被列入2023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从成立至今,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佳音频传。
作为徐州市与中国矿业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云龙湖实验室仅仅是徐州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重要论述将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也为徐州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抢抓机遇打造“创新范儿”
洗瓶、轧盖、灯检、包装……2月15日,在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无菌车间智能化产线上,机器快速运转,“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批批由万邦医药自主创新研发的药品正有序下线。
作为国内最大的动物源提取胰岛素生产企业之一,万邦医药之所以能实现从仿创结合到创仿结合的转变,科技创新贯穿全程:公司坚持自研、合作开发与协同发展,以创新药为主导,生物药、化药、中药并举,同步进行多个高壁垒技术平台打造及国际化能力的积累。
拼科技,万邦医药布局创新网络,聚焦临床未满足需求,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基因治疗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持续推出具有临床优势的生物药产品;加大研发投入,近两年来,年研发投入稳定在6亿元以上,占全年营收比持续多年保持在8%左右;打造高层次研发队伍,拥有超300人的专职研发人员,其中49%以上为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员……
拼创新,万邦开展微创新改善项目申报、“微创新种子”项目申报,从质量、生产、管理、研发等维度,鼓励员工对设备改进、操作优化、成本降低等方面提出想法、参与改进,全面提升人效、费效、时效,带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创新是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迅速发展及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创新’成为未来药企在行业里站稳脚跟、做大做强的底气。”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世斌说。
高水平自立自强,离不开广大的市场创新主体。
徐工基础以市场为驱动进行逆向研发,捕捉市场需求,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开发个性化产品,并完成市场培育;江苏美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与徐州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研发更多新的味型产品……
企业创新不放松、原始创新不歇脚,一家家企业不断开拓“创新版图”,创新“不打烊”的场景竞相展现,为徐州社会经济发展生动做注,为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夯基垒台。2022年,徐州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4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2件。
构筑科创企业“孵化摇篮”
打造专业化的“创新苗圃”“孵化摇篮”,大力扶持初创科技企业和创客,徐州科创载体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冲破发展桎梏,让创新创业活力在彭城大地尽情迸发。
“创业初期人员难招聘,加上对行业政策不了解,发展举步维艰。后来在创业中心多项政策福利的帮扶下,才顺利完成了核心人才的招聘。”2017年7月,徐州幻威动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诞生”在徐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包括公司总经理张向阳在内,公司共五名员工,办公场所仅70平方米左右,谈起创业初期,张向阳记忆犹新。
2019年,是幻威动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随着公司规模扩大、研发产品增多,创业中心为我们提供了近300平方米的新办公场所,并在一楼为我们开辟了VR安全体验馆。”张向阳说,在创业中心的帮助下,公司蓬勃发展,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了一千万元,并被成功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
“我们通过为入孵科技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的场地和办公共享设施,同时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服务,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创业成功率。”徐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运营总监时士建的一番话,讲述了他们是如何发挥平台优势,为企业解开发展“疙瘩”。
记者了解到,徐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遵循“递进式孵化”模式,为初创期科技项目提供1年左右的办公空间,期满后,组织专家团队对项目技术、市场、规模等方面进行评估,对符合毕业标准的项目优先推荐到产业加速器内开展加速孵化服务。目前,中心在孵创业企业58家,近两年成功孵化出2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场地实际利用率达90%以上。
为企业孵化筑基座,徐州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的主战场和孵育新兴产业的磁力场,现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全省占比7.6%,数量居全省第五,全市国家级孵化器孵化面积为483691平方米,在孵企业达1458家,同时,国家级科创载体实现县(市、区)全覆盖。2022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4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636家。
一家家科技型企业在科技载体破壳、成长,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潜能,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脊梁”。
打造企业成长“热带雨林”
“因为公司员工数量比较多,入驻前住宿、餐饮、交通都是我们比较担心的问题,淮海科技城提前和相关部门对接,为员工建设了食堂、增设共享电动车停靠点,并帮助对接宿舍,为企业和员工做好了全面的后勤保障服务。”坐落于江苏淮海科技城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淮海科技城开展企业精准包挂活动,从项目申报、平台打造、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助力提升和复工复产等方面精准服务企业,为企业免除了发展的后顾之忧。银企金融、人才招聘等对接平台也为企业产业升级、总量壮大提供了坚实支撑。
做好贴心服务,解决各种困难,让科创企业无所顾忌加鞭快跑,让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
鼓楼区坚持“商来我迎、政策我好、服务我优、发展我助”,扮好“店小二”,一以贯之提升服务质效,用心用力为企业解忧、为发展助力;铜山区在开设银行网点“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企业办事“一照通办”等服务新举措的同时,大力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全力汇聚创新创业创造的强大合力;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坚持紧扣“服务企业就是服务自己”理念,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把企业事当成自家事,全力打造有温度的营商环境,倾力引导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全市上下共同为企业打造成长的“热带雨林”,创新生态圈加速形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软”基础。
人才聚,科技兴。企业发展,人才是主力;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打造区域创新生态最优地,为企业、人才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尤为重要。
近年来,徐州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通过精准施策、高效服务,实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徐州共支持自主创业4.9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79亿元,争取省级财政贴息资金1.61亿元,连续三年全省第一,为2.7万个创业实体发展注入动力。
同时,徐州市积极开展2022年省、市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推荐工作,评选出市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70个,备案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55个;打造“创响彭城 业兴徐州”服务品牌,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创业之星评选等系列活动40余场次,在全社会充分营造创业创新氛围,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业,一大批优秀项目扎根徐州,正成为一片令人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