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刘 权

通 讯 员 赵 沫 万 颖

张于天


【资料图】

“真没想到能走进心仪的企业参观,现场感受企业工作氛围,和老员工面对面交流,先体验再就业,感谢政府!”谈起不久前参加“探营名企之职场体验”活动,刘威开心不已。当日,包括刘威在内的数十名求职者,乘坐市人社部门的包车,实地探访江苏淮安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重特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并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去年以来,淮安市切实扛起稳就业政治责任,精心搭建求职用工平台,创新就业服务模式,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力促重点群体就业,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创新优化招聘方式

“线上线下”精准发力

今年大年初二,人社招工“大篷车”开进返乡人员较为集中的淮安工业园区团结小区,送去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实联化工等10余家企业提供的数百个就业岗位,涵盖新能源、机械、化工等行业,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职介“红娘”们一边向群众介绍企业前景、岗位需求、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等,一边送上新鲜“出炉”的用工需求信息手册。“招工‘大篷车’直接开到家门口,太接地气了。”团结小区居民小孙高兴地说。

去年以来,淮安市不断创新优化招聘方式,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当地就业、外地劳动力来淮就业。针对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低的现状,深入挖掘一批对技能、学历、年龄等要求较为宽松的岗位,再以市县联动的方式密集开展“大篷车”送岗下乡;针对求职者对企业缺乏了解的问题,创新开展“探营名企之职场体验”等活动;针对部分农村老人希望子女就近就业的心理,巧打感情牌,结合掌握的岗位信息进行精准推送……据了解,去年淮安市共举办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等740场,提供就业岗位11.8万个。

打造特色劳务品牌

擦亮就业“金名片”

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盱眙龙虾厨师”免费培训后,盱眙县古桑街道的低收入户孙刚学会了烹制龙虾的手艺,现在每月能拿8000元。“我们把培育‘盱眙龙虾厨师’劳务品牌作为推动高质量就业的有力抓手,按照国家规范推动职业资格认证,加强龙虾厨师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不断延伸龙虾产业链,带动更多就业创业群众依靠龙虾产业增收致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树国说。

据了解,淮安市已向20多个省市输送1万多名龙虾烹制厨师,在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盱眙龙虾厨师”获“就业带动类劳务品牌”称号。

劳务品牌是具有鲜明地域标记、过硬技能特征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标识,带动就业能力强。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工作,按照“一县多品、一品一策”的思路,多领域培育和挖掘淮安特色劳务品牌,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特色。除“盱眙龙虾厨师”外,“淮安经开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员”“洪泽农产品+电商”“金湖全域旅游员”和“涟水缝纫工”4个劳务品牌也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还引导形成“清江浦区红椒园艺工”“淮阴家政工”“淮安区施河教学具操作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吸纳就业近10万人。

深化政校企合作

奏响高质量就业“协奏曲”

今年1月中旬,淮安市打出“1+5”组合拳,推动全市就业基础持续稳固,就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完善。

2月10日,淮安市“暖心留淮·共创未来”政校企合作服务用工对接活动举行,淮安院校和人力资源机构与企业现场结对“联姻”。“目前,我们已经促成26家重点企业与30家院校、机构合作对接。”陈树国介绍,三方立足本职、通力协作,切实解决企业招工引才需求问题,助力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淮安市动态调整技能培训补贴目录和标准,健全“劳动者选单、政府买单”培训机制,发挥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在技能培训方面的主阵地作用,重点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返乡人员及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工及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等,让劳动者拥有更多“一技之长”,实现从一般劳动者到企业技术工的转变。

企业是就业的基础。淮安捷泰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是目前全球单体最大的Topcon电池片制造基地,预计全部建成后提供超5000个就业岗位。“为更好地引进人才,提高毕业生留淮就业率,吸引淮安籍毕业生返淮工作,捷泰将与淮安各大高校合作,共同培养研产销、管理等各领域人才,帮助广大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高级经理严磊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