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19.4℃、负氧离子含量4025个/立方厘米——走进秦岭南麓的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溪鸣山涧,绿树葱茏,电子显示屏上的数据直观显示出这里凉爽宜人、空气清新的夏日生态。
“景区内的温湿度和负氧离子浓度都能做到实时显示。”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4月,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两个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投入运行。
(资料图)
负氧离子监测站,只是秦岭生态监测的其中一环。在牛背梁山脚和月亮垭处的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为摸清秦岭局部小气候提供了更多支持。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水平和垂直方向显著的气候差异与复杂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环境。要想摸清秦岭不同点位的气候环境,精密观测必不可少。
2022年11月,中国气象局宣布在商洛市设立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主站设在位于秦岭腹地的商洛市柞水县,通过一站多址的方式,组成秦岭生态气候系统多圈层观测站网。
在商洛市气象局生态监测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衡量植物生态效益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指标显示,商洛地区NPP由2000年的471.83克·碳/平方米,上升至2021年的606.74克·碳/平方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得到提升。
据了解,为加强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能力建设,商洛市气象部门已建立起秦岭生态监测基础数据库,开发出生态监测服务大数据平台,搭建卫星遥感、无人机、雷达和地面生态观测相结合的监测网络。
好气候、好生态孕育特色农产品。初到商洛市小岭镇金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列列地栽、塔栽的木耳菌棒,向着秦岭山脚下延伸。
“我们村可是柞水县木耳专业村里的排头兵!”说起“小木耳带动大产业”的故事,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自豪地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金米村通过发展木耳产业走上了致富路。2022年,金米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年种植木耳500万袋。
木耳增产增收,需要“天公作美”。15℃到25℃左右的气温、适宜的湿度,都是木耳生长的必要条件。柞水县气象局在金米村的农田里布设了木耳小气候监测站,在木耳生长期内,连续观测采集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日照等数据,科学指导木耳种植,提高木耳品质。
“气象部门提供的预报信息对我们选择木耳种植、采摘与晾晒的时机很有帮助。”李正森认为,从“看天脸色”到“知天而作”,木耳丰收有了更多保障。柞水县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农服务专家还会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送去定制化的田间管理建议,减少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损失。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