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下午,省运会5000米竞走比赛举行。本报记者刘通 本报通讯员王中勋摄
8月15日,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示着力与美。本报记者刘通 本报通讯员王中勋摄
8月15日,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示着力与美。本报记者刘通 本报通讯员王中勋摄
【资料图】
这是一场多彩的追梦之旅。赛场上,来自全省的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他们用青春勃发的英姿、不断超越的脚步,展示着体育健儿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是一段美好的青春记忆。盛会中,来自大同市800余名青年志愿者,热情欢迎八方宾客,用真诚灿烂的笑容、细致入微的服务,展示着志愿风采,体现着满满的“大同情”。
青春闪耀微光成炬汇集磅礴力量
为确保省运会顺利开幕,共青团大同市委把本届省运会看作带领大同青年志愿奉献的宝贵阵地、展示风采的难得平台,以“专组负责、专人专岗、专业对口”的工作思路,有力有序谋划推进志愿服务各项工作。 在志愿者招募选拔前,团市委召集成员单位召开省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推进会,就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讨。经过多次对接筹委会,及时跟进省运会志愿服务最新需求,确定了800多名志愿者招募来源。其中,山西通航学院团委组织招募215名,大同大学团委组织招募280名,市体育局联合市体育总会组建200人机动备援队伍和50人礼仪志愿者队伍,其余志愿者由团属力量组织补齐。 在选拔工作中,各成员单位注重志愿者形象、责任心和表达能力,强化志愿者对大同基础配置的了解,对场馆附近文化、旅游、娱乐基础建设的掌握,对大同独特历史文化和基础文明脉络的熟悉,保障志愿者数量和素质符合要求。 在培训工作中,专业人员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个人防护、体育礼仪、紧急救护、应急避险、特殊情况处理等技能培训。 志愿青春,省运有我。短短数周,众多青年志愿者纷纷报名,经过组委会严格考核和挑选,优中选优,最终,在开幕式及后续的赛事中,800余名志愿者提供着专业的赛事保障、赛会服务、运动员服务、秩序维护、宣传大同等志愿服务。 “他们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一点一滴汇聚起志愿服务的磅礴力量,共同为举办省运会注入无限激情与活力。”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说,礼仪志愿者还针对不同赛事安排和接待需求,严格规范接待和颁奖礼仪要求,确保每个环节、每个节点有人跟进、有人负责。
风采飞扬倾情服务诠释志愿精神
“这是一次非常棒的挑战和体验。通过海选后,经过形体老师专业的讲解,我们分别演练了引导嘉宾、引导运动员、托盘行走与摆放等角色任务,夯实礼仪志愿者基础功夫,从而做到体态端庄、表情和美。”25岁的青年志愿者苑晓敏说,在课后和家里,她也反复练习,最终成为一名省运会礼仪志愿者。 其实,短短几分钟的颁奖流程,她和队员们已经训练了成百上千次,没有出现一丝一毫失误。 山西通航学院志愿者领队老师王晟说,志愿者的认真与坚守远远超过了大家的预期,他们能够顶着烈日热情、专业地提供服务,为开幕式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大同市体育中心的体育场是开幕式的主场地,上万名观众在现场观看节目。开幕式当天,志愿者们上午11时前就已到位,开始为技术官员看台、运动员代表看台、各观众方阵看台摆放伴手礼,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没有一个志愿者喊累。 开幕式上,还有40名志愿者被临时抽调到导演组,配合导演完成开幕式各个环节对接,引导演员入场、护送火炬入场、上下道具,虽然岗前准备时间短,但大家都圆满完成了保障服务工作。 “我的工作是护送火炬台上场,火炬台底座特别大,十多个志愿者一起推还有点费劲,一开始总是控制不好方向,经过一天的高强度练习,我们终于找到了其中的窍门,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火炬台运送到位。”志愿者任宇说,省运会是山西人民的一件大事,更是大同人民的一件盛事,作为新时代大同青年,就想尽己所能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说,志愿者的工作看起来普通又平凡,却是整个赛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值大同旅游旺季,他们用最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状态倾力服务省运会,不仅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风采,还充分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永葆热情向光而行谱写青春之歌
大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建了一支50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承担省运会酒店接待、后勤服务保障等工作。他们没有去过赛场,没有看过比赛,也没有看到开幕式。“即使很累,但很充实,非常值得”成为他们的共同心声。 还有20多名青年志愿者一直驻扎在省运村,与运动员同吃同住,只要有需要,就能找到志愿者的身影。“从上岗第一天起,我们就把每一位裁判员和运动员当成朋友,倾心服务。很多运动员和我们同龄,比赛之余一起打篮球,并向他们推荐大同的美食和旅游景点,每次项目结束,大家都舍不得说再见。”志愿者范森森说。 在省运村,有一支志愿者队伍从事反兴奋剂组服务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活动,引导运动员进行反兴奋剂知识答题等。“我是第一次接触反兴奋剂志愿服务,在培训中发现,有一些习以为常的饮料、药品也会被归纳为兴奋剂品类,这些都需要我们尤其注意。能够为运动员提供帮助,我觉得十分荣幸。”志愿者贺怡丹说。 几乎所有的志愿者都会用“荣耀”总结着这次志愿服务经历。大家一致认为,这段志愿服务经历必将成为青春岁月中最美好的记忆,今后,他们将永葆热情,更好地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悔青春,为更加美好的明天携手共进、发光发热。
本报记者赵志成 本报通讯员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