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实现稳步增长。这其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7275元,比上年增加1527元,名义增长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495元,比上年增加8082元,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92882元。  记者近日采访了省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处专家,就平均工资有关数据进行了解读。

非私营单位:金融业等四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资料图】

2022年,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642.59亿元,继2021年迈上“两万亿元”新台阶后,突破2.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  “国民经济平稳发展为工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2022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90495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全国快3.1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第5位。其中,金融业、采矿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四个行业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增长为15.3%、14.4%、11.3%和11.3%。”省统计局专家表示。  去年我省煤炭工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和煤炭生产满负荷高位运行困难,千方百计挖潜增效,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升至80%,在2021年保供16个省(区、市)的基础上,2022年煤炭日均产量达到356万吨,原煤产量超13亿吨、位居全国第1。全年全省煤炭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993.3亿元,同比增长18.1%,收入占全省工业比重为42.1%,对全省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3.1%,拉动全省工业收入增长7.3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2022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采矿业年平均工资达到114368元,同比增长14.4%,拉动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4.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43.5%,贡献排19个行业门类首位。

私营单位:金融业从业人员工资最高

私营单位这边也交出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去年,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23条”等政策措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334.4亿元,较上年增长3%,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达到47275元,比上年增长1527元,同比增长3.3%,18个行业门类中15个行业门类保持正增长,其中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3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6%、10%和8.4%,金融业的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达到73989元,成为去年民营企业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  为顺应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群发展大势,全省高起点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2022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高到低分别为中部城市群49232元、晋南城镇圈46631元、晋北城镇圈44921元、晋东南城镇圈43336元。中部城市群平均工资持续居于全省前列,其中吕梁市、太原市、晋中市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分别位列全省1、2、5位。

服务业:从业人员工资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去年,全省各地各部门以《山西省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2022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服务业经济提质增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体实现平稳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省统计局专家说。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8个百分点,拉动相关行业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2022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平均工资为109446元,在19个行业门类中居第二位,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本年首次跨过10万元门槛,分别为101160元、107196元,分别同比增长15.3%、8.1%,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作为能源大省,煤炭制品、金属材料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了批发业销售额增加,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同时,线上消费快速增长,2022年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网上零售额847.4亿元,增长15.2%。去年,全省城镇私营单位批发零售业平均工资44423元,同比增长7.5%,拉动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1.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5.9%。批零企业积极拓展网络销售渠道,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不过,虽然全省私营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平均工资平稳增长,但仍存在平均工资总体水平低、与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差距大以及行业间平均工资差距明显等突出问题。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员的平均工资在区域间、行业间的差距也较为明显:202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前3位的分别是太原市103008元、朔州市91215元、长治市89510元,排后3位的分别是运城市74037元、阳泉市79140元、忻州市79974元,最高和最低的市年平均工资之比为1.39:1。  对此,省统计局专家建议,要坚持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力争全省工资水平早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相关链接:平均工资若干知识解答

问:平均工资是如何统计的?  答: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针对法人单位统计的,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在我国,统计部门主要通过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对城镇地区的企业、事业、机关等各类单位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等信息,工资数据就来自这项调查。  对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非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不管哪种调查方法,统计部门从某个单位获取的数据仅仅是该单位期末人数、平均人数、工资总额等总量指标,不涉及人员个体工资信息,因此汇总得到的只能是某地区、某行业的平均工资,得不到能够反映“中等水平”的中位数工资和“多数水平”众数工资。  问:平均工资有哪些作用?  答:平均工资能反映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总体水平,对于了解地区或行业发展,制定或调整产业发展、民生等相关政策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可用来比较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整体工资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征缴和支付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及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的重要依据,是作为赔偿制度的基础数据,是政府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分配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制定税收起征点标准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问:每次平均工资数据公布之后,总有人表示自己工资“拖后腿”、质疑数据的真实性。为何平均工资与个人感受会有差距?  答:首先,统计部门公布的是税前工资。包括的内容不仅仅是大家认为的最终到手的实发工资,还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而且也包括不管是以月度、季度还是年度发放的各类奖金、补贴等。因此,公布的平均工资比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要高。  其次,平均工资不等于个人工资。平均工资是某一范围内所有个人工资的平均值,用于比较不同总体工资水平孰高孰低。比如,比较太原市和北京市哪个工资高,太原也有工资很高的人,北京也有工资很低的人,所以就需要使用各地的平均工资数据。因此,不能将个人情况简单地与全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由于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地区、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各地之间、各行业之间工资水平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对号入座”的好方法是要看看你所在的地区、所在的行业工资水平如何。  再次,正是有高有低的共同作用得到了平均数。多少人低于或高于平均数,还可以反映出收入结构。就目前我国居民收入而言,高收入的人比例偏少,而中低收入的人比例占大多数,平均工资受高收入群体影响更大。

本报记者王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