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于扬李玉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下,随着河南各地市两会落幕,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也纷纷出炉。一组组预期目标数字,鼓舞人心、充满希冀。而在目标数字的背后,则彰显了河南各地政府的责任担当、奋斗姿态,各地干部群众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定向好。

那么,如何把预期变成现实?如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日前,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崔理想。

生产总值增长,哪个地方目标最高?

单从GDP增长目标来看,目标相对较高的是南阳市,其预期目标为“保8%、争9%”。其次,是周口市、新乡市,预期目标为“增长7.5%以上”,而商丘市的目标是“增长7.5%左右”。

濮阳、漯河、三门峡、信阳的预期目标是“增长7%以上”;郑州、开封、洛阳以及平顶山、鹤壁、焦作、许昌、济源的目标一致,均是“增长7%”;驻马店市的目标是“增长7%左右”,安阳市的预期目标是“增长6.5%”。

而如果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方面来比较,南阳市的目标比较靠前,为“增长11%左右”,新乡市的目标为“增长9%以上”,濮阳市的目标是“增长9%”,平顶山的目标是“增长8.5%”。

“增长8%以上”的地市有郑州、周口、信阳。而洛阳、开封、焦作、漯河、三门峡、商丘、许昌、济源等地的目标是“增长8%”。鹤壁市的目标是“增长7.5%”,驻马店市的目标为“增长7.5%左右”,安阳市的目标是“增长7%”。

此外,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对比来看,南阳的目标依然不低,为“增长17%左右”,其次是新乡市,为“增长15%以上”。郑州的目标为“增长15%”,信阳市是“增长12%以上”,平顶山、济源的目标是“增长12%”。

漯河市的目标为“增长11%以上”,洛阳、开封、焦作、濮阳、许昌的目标是“增长11%”。鹤壁市的目标为“增长10.5%以上”,商丘市、三门峡市的目标为“增长10.5%”,周口市、安阳市的目标为“增长10%以上”,驻马店市的目标是“增长10%”。

预期目标符合地方实际契合发展规律

崔理想说,从各地GDP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主要预期目标数字看,呈现出地方政府立足实际、抢抓机遇的务实与决心。南阳计划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力争投资突破4000亿元,根据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将达到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以上;这些预期目标,都位居全省首位。

再如“1+8”郑州都市圈,郑州作为核心、龙头,拥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诸多战略机遇,经济体量位居全省首位,而受新冠疫情、“7·20”雨灾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经济恢复呈现“量大速不显”的特征,因此GDP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主要预期目标的设定,虽未像经济体量一样位居全省首位,但却恰恰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从河南各地GDP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主要预期目标数字看,较之去年,预期目标的设定,并非盲目大幅变动,而是在合理区间范围内,这十分契合‘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内在要求。”崔理想说。

目标明确、蓝图绘就专家建议走好“六步棋”

虽然各地市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已明确、蓝图已绘就,有效提振了各行为主体推进经济向好运行的发展信心,但如何把预期变成现实,还需要以切实可行的举措、务实有效的行动来实现。对此,崔理想建议各地可走好“六步棋”。

一是要千方百计抓机遇蓄大势。要在抓机遇过程中,聚力稳住或增强经济增长态势,加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防止预期目标大幅变动,进而冲击企业等主体的信心及地方一流营商环境的打造。

二是要千方百计助实体保就业。要聚焦市场主体,持续落实好“万人助万企”等活动,确保各项纾困解难政策直达、精准、高效,切实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内生动力,让市场主体“好起来”。要聚焦重点人群,稳定和促进就业,增加其收入,提升其消费能力,进而实现保民生和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

三是要千方百计巧借力促协同。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更好融入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区等载体,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和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区域或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群。

四是要千方百计扩内需促消费。以消费群体具有消费能力为基础,创新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持续激发消费活力潜力,成为实现投资与消费合力拉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更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

五是要千方百计防风险筑底线。要把稳增长的一揽子经济政策与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社会政策的兜底保障作用,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是要千方百计抓落实出成效。要坚持项目为王、质量为要,项目建设快人一拍、胜人一筹,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要注重政策实施和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坚持以评促建、以建促好。要强化责任担当,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抓好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全力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