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中,将改造提升120个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和开设2000个“爱心暑托班”纳入其中,为困境和留守儿童提供常态化服务。

标准化“建站”,提升服务能力


【资料图】

“落户、入学、课后服务等,我们对辖区每一名困境儿童都制定‘一对一’服务计划,并根据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完善方案。”前不久,南京江北新区未保中心聚焦困境儿童中高危及疑难个案举行研讨会。

江北新区未保中心社工徐颖介绍,研讨会邀请经验丰富的儿童心理专家、社工与各街道儿童督导员、未保工作站社工代表共同交流特殊案例,逐一探讨个案服务进度。“疑难个案仅靠单个部门远远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未保站就是一个枢纽,链接各部门资源,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探索综合解决方案,并确保方案落地。”

江苏有留守儿童4.4万人、困境儿童52.6万人,两类特殊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3.63%。标准化建设未保站,才能科学提升服务未成年人的能力。自2018年起,省政府连续6年将乡镇(街道)示范性未保站列为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全省已建有未保站1464个,其中,示范性未保站805个,各地自建的有659个。

“未保站未来还要不断提高主动发现帮扶未成年人的能力,加快对突发、紧急个案的介入速度,细化服务方案的拟定,链接校园和社会资源,从各方面呵护儿童身心健康。”南京市民政局儿童处负责人介绍,南京市玄武区、江北新区等地正在试点“一站多点”,除乡镇(街道)未保站外,村居还设立儿童关爱点,汇聚资源、整合项目,把服务下沉到困境儿童家门口。

项目化运营,确保服务常态化

“放飞梦想,筑梦蓝天!”南京江北新区长芦街道新犁村携手禾雨社会服务中心开展冬令营航空科普研学活动。孩子们把视野投向外太空,了解火箭、卫星、载人航空等。“我最喜欢模拟驾驶舱,今天我自己操作了起飞、飞行、降落的步骤,太开心了!”12岁的冬令营学员沈欢兴奋地说。

禾雨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街道未保站众多活动之一。专业社工通过项目化运作,一项项完成年度服务计划,从开展活动、困境帮扶、跟踪走访到解决实际困难,辖区困境儿童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确保服务常态化,江苏推行项目化运营方式,各地纷纷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让未保站成为孩子们的另一个“家”。据悉,全省共引进、培育专业社会组织521家,服务儿童41.5万人。去年,各地专业社会组织开发未保服务类项目1864个,开展活动19760场次,服务儿童107797人,参与活动达345800人次。

“民政部‘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底,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现全覆盖。我省共有1237个乡镇(街道),建有未保站1464个,从数量来看,已完成建设任务,但离‘制度完善、建设规范、服务安全、监管有力’的示范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省民政厅儿童处副处长季静介绍,今年全省将开展未保站建设提质行动,从各地选取120个未保站,提质增效,优化保护程序、统一规范服务标准、培育孵化专业社会组织、开发保护服务项目、加大资金使用率,撑起儿童身边的“保护伞”。

精准“护童”,未保功能快速叠加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儿童关爱之家不仅在镇上建立阵地,还同时覆盖辖区11个村(社区),各类精准服务得以快速叠加。

“小海,看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吴中区越溪街道儿童关爱之家的社工带着一盒《会说话的趣味识字》书上门服务。小海是一名重残儿童,社工常常上门,让孩子母亲得到“喘息”机会。

吴中区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科科长夏元斌介绍,根据困境儿童的不同类型,他们开展个案、小组等服务,并依托未保站,面向全镇儿童开展安全教育、课后辅导、心理健康疏导等普惠性服务。在光福镇儿童关爱之家,红色文化教育、农耕文化、非遗传承等特色内容大受孩子们的欢迎。

苏州的未保站还以“困境儿童无偿、社区儿童低偿、其他儿童有偿”的方式,形成“专业与商业”的双驱动服务递送模式,“家门口的寒暑期托班”“托幼无忧”等项目逐步落地运营,确保辖区未成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项目化运营,需要“人财物”下沉基层,确保未保站有人做事、有钱办事。去年,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下拨1200万元省福彩公益金支持项目开展。昆山制定专门补贴办法,改造或新建的未保站每家给予封顶补贴10万元,日常运营补贴封顶2万元,每个社工服务项目封顶补贴20万元,留住专业未保社工人才。淮安市市县两级投入122万元,打造8个政府购买服务示范项目。

省民政厅副厅长蒋同进表示,今年江苏将率先出台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运营服务规范,实施兜底监护、关爱提质、资源链接、社会倡导四大工程,并强化动态监测,扩大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数据比对,实现困境儿童快速预警、救助帮扶,探索“类别化+差异化”的关爱服务,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省级标准,推动监护职责履行率和委托照护协议签订率均达到10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