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牌楼

新绛县光村蔺家阁兴堂院中的阁楼


(相关资料图)

壶关县芳岱村三教堂

方山县张家塔村窑洞

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分六批将81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山西就有619个,数量位居全国第5位。从现存的传统村落来看,山西已成为北方汉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数量最多、风貌最完整、集聚度最高、类型最丰富的省份。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观察山西传统村落分布情况,以沁河、丹河流域的晋城市为最多,占到全省三分之一。其次为沿汾河密集带,涉及晋中、临汾;沿黄河密集带,涉及吕梁、运城;沿太行山密集带,涉及阳泉、长治;另外,还有北部内外长城区域的大同、朔州。  粗略梳理山西传统村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特点一:多彩有趣的村名,颇令人玩味。

有不少村名因战事而得。高平市下马游村,因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的骑兵在此牧马游战,且位于河流下游,故得名下马游。下马游附近留有不少长平之战的遗址遗迹,如骑兵游憩的跑马坪、将帅发号点将出战的点将台、白起松、将军树等。另外,其所辖自然村炉只沟为秦军埋锅造饭之地,寨上则为村中制高点。  有不少村名因处咽喉关隘而得。平顺县上马村,据勒石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马塔村建井碑记》记载:“马踏庄系唐时窦建德驻跸于此,因以名焉。”另有一说与光武帝刘秀有关。相传王莽赶刘秀至此,人困马乏、饥渴难忍,多亏村民相助,人与马饮过甘泉,恢复神威,刘秀踏石上马,重返中原,村庄故而得名。  有不少村落因位于重要商道而得名。平陆县侯王村是虞坂古盐道的起点。古道是从运城盐池往各地运送食盐的必经之路,西至陕西,南至河南。据村里老人回忆,过去村里人的收入来源除了农业就是走马帮驮盐。春秋时期虞、晋两国的分界线——锁阳关就地处侯王村。此关以南是虞国,以北则属于晋国,历史上“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典故亦源于此地。  有不少村落因名人而得名。洪洞县万安村,古称国家堡,传说舜王从东山来此定居,耕于历山,尧王让贤,人们把帝王居地称国家堡。元代取万民安康,改为万安。村中陈姓为舜的后代,以孝悌传家,至今仍存。  至于兴县碧村村名则别有妙趣,体现了“和为贵”的传统美德。村落地处黄河东岸的石崖上,原白姓居多而名白家崖。后王姓亦居于此,因村名发生纠纷,于民国初年改称碧村,取白、王两姓居于石头上之意。

特点二:多因商贸繁盛而逐渐孕育、扩展、延续。

泽州县小口村,明末清初,经济富庶,人丁兴旺,商路古道穿村而过,车水马龙,马蹄留痕。街巷两侧店铺林立,前有茶栈,后有茶肆,酒馆、饭店、修蹄铺、当铺、药铺、乐坊等喧嚣非凡。  长治市上党区荫城村,古称荫城镇,周边各县及方圆百里产出的铁器都要运到此处,打上“荫城铁货”的招牌后,再销往全国各地,可谓“日夜铃铛响,骡马排成行,骆驼送货到口外,黄金白银滚滚来。”  交口县西庄村,明中叶时,有吴天盛、吴天印兄弟从灵石县来双池镇赶集,发现此处绿林阴翳、山环水绕,遂择址定居,因位于双池镇之西,故名西庄。此后数百年来,吴氏以小买卖起家,传至第四代“兴”字辈时,逐渐发展成为晋西大商户之一,生意如日中天,产业遍及天津、内蒙古、宁夏、乌鲁木齐、洛阳等五地数百县,在当时号称“六十里一驿、三十里一铺,日进白银五百两。”仅商铺就有洪真吴、日真吴等数十家。

特点三:村落中庙宇戏台枚不胜数。

高平市伯方村,仙翁庙是村里第一大庙,全称“总圣仙翁庙”,因供奉八仙之一的张果老而得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村中文庙、东顶三庙、大关帝庙、北佛堂、底佛堂、祖师阁、三官庙、机神庙、观音庙等多座庙宇也保存完好。  高平市邢村,明清以来,村中陆续建有炎帝庙、祖师庙、三官庙、土地庙、山神庙、观音堂等诸多公共建筑。  巍峨的庙宇,寄托着平民百姓的人生信仰。拜娘娘庙,祈求多子多福,延续后代;拜龙王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拜关帝庙,祈求关公显圣,四季平安。华丽的戏台上,长久不衰上演着《杨家将》《铡美案》《窦娥冤》等传统剧目,劳动人民在享受短暂休闲娱乐的同时,农耕文明中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道德布道,一代接一代延续。

特点四:高官富商大兴土木,宅第连云。

阳城县皇城村,陈氏家族科甲鼎盛,共出现10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陈廷敬故居”建筑群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平面呈不规则形,催生出龟城的传说。内城,俗称“里罗城”,形成于明朝末期,七世陈昌言、陈昌期兄弟为抵御流寇而修筑河山楼、城墙、藏兵洞等防御工事,名曰“斗筑可居”。外城,俗称“外罗城”,完成于清康熙、雍正年间,即陈氏家族发展的巅峰时期,新建多处官式建筑,内藏康熙御赐牌匾对联等,另有两座大小石牌坊。  太谷区北洸村,曹氏发迹始于第十四代曹三喜,其随他人闯关东,后经两三代人逐渐成为关外大商。后曹氏向关内发展,清道咸年间,曹家的铺面遍布大江南北,成为名副其实的富商巨贾。曹家大院创建于明朝末期,建成于清朝中期,整座建筑自北向南,东西并排3座穿堂大院,内套15座小院,鸟瞰呈“寿”字形,附属西花园建有地下厨房,地面建筑餐厅,附带长廊及正楼。  其他如万荣县阎景村李家大院、汾西县师家沟村师家大院、灵石县静升村王家大院、临县西湾村陈家大院等,均为高官富商发迹后精心营造的深宅大院、花园楼房。如今,这些大院大多得到了修缮整理,基本保持原貌,成为一个个著名景区景点。山西的大院文化,每天迎接着一批批中外游客。

特点五:村民急公好义,造福乡里。

阳城县南安阳村,潘氏族人除了发展商业、大兴土木、扩大家族势力之外,还造福乡里、修路建坝、保护农耕、赈济灾民。据碑文记载,潘景宗在清咸丰至同治年间曾向朝廷捐资十万两白银;清光绪时,三年大旱,曾开仓赈济灾民万余口。  平顺县安乐村,申家内院厅房大门正上方有一块“积善堂”匾牌,据说是大旱之年,申洪开仓赈灾,救活周边百姓,皇帝御赐给申家的。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梁也还是那道梁……”619个传统村落,延绵赓续了数百年、上千年。  山西传统村落犹如一幅幅水墨画,炊烟袅袅,晨起的农人头顶草帽,牵着老牛,扛着犁耙,迈着缓缓的步子走向希望的田野;村边流淌的小溪旁,披红带绿的小媳妇大姑娘洗涮衣裳,追逐嬉戏,抡起的棒槌溅起阵阵水花;残雪消融,暖阳高照,墙根下、门槛里、石条上,满脸皱纹的老头们叼着旱烟锅,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凝望着通往山外的唯一官道。  官道,有的村落是一条黄土路,两旁芳草萋萋;有的村落是一条石子路,杂乱的缝隙长满青苔;有的村落是一层层石阶,弯弯曲曲,一眼望不到头。路在脚下,绵绵延续到大山之外,延续到繁华省府,延续到煌煌京城。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打官道走出一个个青春少年,有的参加科举,踌躇满志;有的奔赴疆场,建功立业;有的“熬相公”经商,做着发财梦。数十年过去了,居庙堂之高的官员致仕归来了,封侯居胥的将士解甲归来了,富甲海内的巨商大贾腰缠万贯归来了。村落有他们的白发亲娘,村落有他们的先辈坟茔,村落有他们儿时戏水的池塘,村落有他们捉鸟攀爬的大槐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游子回乡,叶落归根,村落是游子最终的归宿,村落就是他们的根!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论你有无功名,无论你贫穷或富有,每个村落都会以博大的胸怀欢迎你,拥抱你!  夕阳西坠,霞光返照在村落高大的屋脊上,返照在高门楼“大夫第”匾额上,返照在大院里“福禄寿喜”的石雕、砖雕、木雕上,返照在大门前孤零零的拴马石上,返照在村口庙宇的廊柱上。此时此刻,村落掩映在柔美的氤氲中,炊烟袅袅,村舍静谧,荒野恬然。  保护好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的根!

冯印谱 薛广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