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我省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图为风景如画的太原汾河公园。雪华摄

夏日的太原市汾河景区,草木并秀、河水潺潺;形态各异的大桥,飞跨东西两岸;长达85公里的滨河自行车道,彩带般掩映在绿树繁花中……  站在胜利桥上,汾河公园美不胜收的景象尽收眼底。不远处,有的市民在拍照打卡,有的市民闲庭信步,在蓝天碧水间,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近年来,为了守好蔚蓝的天、清澈的河、干净的土地,我省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有实效。

高科技赋能大力度治污

8月9日早8时,在工作人员的远程操控下,一架无人机从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的无人机机库起飞,它的任务是在高空排查污染源。通过无人机搭载的GPS定位系统,确定在太原市文兴路与芮城街东北角有一个无苫盖的物料堆场,无人机立即将信息实时传输至指挥调度平台,平台立即将问题派单给尖草坪区政府,由属地工作人员处理解决。  太原市大气环境监管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的大屏幕,每天24小时播放全市空气质量和污染源监控各个平台实时传来的数据和画面。  据了解,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系统接入了853个点位的环境空气质量微观站点数据,点开任意一个站点,附近的PM2.5、PM10、臭氧等几项主要监测指标一目了然。同时,各个污染源,包括重点工业企业、各大工地、渣土车行驶情况等监测数据都能调出来,让监管人员随时查看。  为了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我省还在汾河沿线建起了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24小时在线监测汾河水质。  大气环境在线监测、水质24小时在线监管、无人机实时监控……近年来,我省运用这些高效精准的监测手段,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环境突出问题、第一时间分析污染来源、第一时间调度指挥处理问题,动态管控大气污染系统防治,做到时间、区域、对象、问题、措施“五个精准到位”,助力环保部门及时发现空气质量问题、环境违法行为,为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质量服务促企绿色发展

铁腕治污,对违法行为零容忍。在环境执法过程中不仅有铁面无私的严格执法,更有环保工作人员入企帮扶的温暖之举。  “企业生产时一氧化碳排放浓度超标,降低一氧化碳只能靠提高氧量,然而又会造成氮氧化物超标……”6月28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入企帮扶工作组进入当地企业现场帮扶时,企业负责人说出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环保问题。  在没有现成技术方法可以借鉴的条件下,帮扶组从生产管理的角度做精细化调整,从布料、加氧、降湿、增温四个角度发力,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  今年的六五环境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一改以往举办纪念活动的宣传形式,组织全市生态环保工作人员入企业、园区、工地等开展实地帮扶、政策宣讲、法律服务等。  这只是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生态环境帮扶月”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不仅“送法入企”,还深入现场指导帮扶,为企业环境治理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助力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倾听企业的心声,了解企业当下最迫切的诉求是帮扶的第一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为企业负责人答疑解惑,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是帮扶的第二步。  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指导,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生态环保意识,有力推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负责人一致表示,环保专家通过实地帮扶,帮助企业解决了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增添了绿色前行的动力。

高水平描绘美丽三晋新画卷

盛夏时节,在襄汾县城区,汾河两岸绿意盎然,景色如画。绿地、河流、绿植、景观与城市的楼宇、街道、桥梁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自然景观与现代文明和谐共融的生态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最大的竞争优势,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蓝、地绿、水净,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不断创造综合效益,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70,同比下降2.1%,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省市中排名第一,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四降一平一升”。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SO2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  水环境保护方面,今年上半年,我省国考断面水质状况良好,全省94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Ⅰ~Ⅲ类)断面81个,占比86.2%,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增加9个断面);无Ⅴ类及劣Ⅴ类水质断面,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减少1个断面)。  今年以来,我省生态环境部门大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生态环保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加快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通过加速推进美丽山西建设,筑牢山西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本报记者张剑雯

推荐内容